據相關數據顯示,全世界受假冒偽劣產品影響的市場超過5000億美元。
每年假冒偽劣產品的成交額約占世界貿易總額的10%。尤其是食品類的問題產品,直接侵害著消費者的健康。
因此,食品安全是一直社會普遍關注的話題。
但是傳統農業普遍存在信息不透明,數據碎片化,交易節點多的問題,因此消費者很難判斷農產品的可靠性。
為此,產品的溯源就成為了確保食品安全的關鍵所在。
產品溯源是將當前先進的物聯網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自動識別技術、互聯網技術結合進行利用。
通過專業的機器設備對單件產品賦予唯一的二維碼作為防偽身份證。
實現“一物一碼”,然后對產品的生產、倉儲、分銷、物流運輸、市場稽查、銷售終端等各個環節采集數據并追蹤,構成產品的生產、倉儲、銷售、流通和服務的一個全生命周期管理。
比如說二維碼產品追溯,若追溯的是葡萄干,那么具體作用就是,通過二維碼追溯葡萄干的來源,追溯信息內容可以是葡萄干是如何制作出來的、什么時候制作的、制作廠房在什么地方、廠房環境如何等。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對產品進行正向、逆向或不定向追蹤的生產控制系統,廠家可以追蹤食品在生產過程中的批次問題,可以追蹤源頭、管控質量,當食品出現問題時,可以追溯生產日期、生產操作者、物流等信息。
“產品溯源管理系統”是由國家商務部牽頭,由政府監管部門和企業合作建設的民生工程。
國務院提出,到2020年,要按照《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藥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圍繞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公共安全有重大影響的產品,統籌規劃全國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
但是,傳統溯源機制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容易被復制、信息孤島化、賬本中心化的三個方面,將會導致假冒偽劣產品的出現、經銷商間的竄貨問題以及產品信息和溯源記錄容易被人為修改,從而對消費者的公信力產生極大的影響,亟需新的產品溯源模式,解決這些問題。
其實這些問題在區塊鏈技術看來,都不是問題。
區塊鏈是一個開放式的、去中心化的數據存儲技術。
企業可以通過區塊鏈了解原材料的生產和運輸情況;政府也可以通過區塊鏈跟蹤產品,了解產品加工、出廠、質檢、交易及使用的各個環節;普通消費者也能一目了然的知道產品的各個信息。
每件貨物都有一個唯一商品的信息。
而商品的生產、存放、轉運與銷售都能夠對商品信息進行識別,保證商品在這一過程中的透明。
區塊鏈技術本身就具備有不可篡改的特性,鏈上的各方都將會參與到賬本信息的維護,保證在數據存儲時真實有效。
通過以上幾點就能看出,區塊鏈技術對于商品生產銷售及使用的整個環節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它保證了商品在每一個環節上的公開透明。
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消費者最基本的權益,同時有力推動了食品藥品監管工作。
區塊鏈技術作為近些年來興起的一個新技術概念,它與生俱來便具備了實現產品追溯的諸多優勢,包括但不限于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
產品溯源一直是食品安全的一個痛點問題,而區塊鏈技術可以對記錄實現不可篡改,因此從產品的生產端到流通端再到消費者都有詳實的數據,可以提升產品安全性。
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建立一個覆蓋農產品從初級到深加工各階段的信息庫,進行產品種植、生產、流通等全環節過程監控管理。
在溯源環節中,一旦出現問題,區塊鏈技術就能夠確保及時發現,及時處理。這極大的降低了傳統溯源環節成本,還進一步提升了溯源技術的規范性與執行效率。
▌本文來源:新浪財經網
聲明:部分文字內容與圖片來源網絡,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系,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